上次從Pierre Marcolini中山店離開,帶了一盒巧克力薄片。Pierre Marcolini不只是一個人名,跟Valrhona一樣是巧克力的製造商,還擁有同名巧克力工廠。

Pierre Marcolini是一位出生在義大利,在比利時長大的巧克力藝術家,自少年便展現了對可可的熱愛,並接受訓練成為一位甜點廚師以及巧克力製造商。

他那超乎常人的執著與熱情,使得世界著名的巧克力製造商版圖上,出現了比利時的名字。

下面這篇英文文章專文介紹具世界水準的巧克力製造商:義大利的Amedei, 西班牙的Chocovic, 義大利的Domori, 委內瑞拉的El Rey, 法國的Michel Cluizel, 比利時的Pierre Marcolini, 法國的Pralus, 美國的Scharffen Berger, 最後是
法國的Valrhona(以上依照英文字母順序排列)。

Pierre Marcolini是比利時唯一代表,在名單當中也可以看見在台灣風靡數年,法國出產的Valrhona法芙娜。

http://www.thenibble.com/reviews/main/chocolate/house-tour.asp

下面這篇文章則是專文介紹Pierre Marcolini的巧克力。

http://www.thenibble.com/reviews/main/chocolate/marcolini-bars.asp

順道一提,The Nibble online magazine是為了喜愛品嚐與飲用最高水準食物的人們,所存在的一個有關美食與特別食物的線上雜誌。它的創始人是位在紐約的Karen Hochman,她本身是一位美食與食物的專家。

在Twitter上面找得到她的帳號:https://twitter.com/thenibble

*我一直覺得國外媒體與撰稿人都很神奇,工作公司的帳號發佈新文章,同時在Personal account上面也看得見一樣的文章。Twitter好比是他們跟讀者互動的窗口,過程輕鬆自然,最出色的一點是能馬上得到讀者的意見回饋,使得解決問題的效率大為提高(軟體工程師也一樣)。

反觀國內的媒體生態則是只知道報章雜誌的名字,撰稿與報導人的位置幾乎不存在(除了知名專欄主筆以外),就算有互動也多見衝突,而報導這件事情本身只是在大機械運行下的一份工作。

我認為他們普遍比較清楚明白新聞言論的責任性,撰稿人是明確的形象與存在,而不會像國內普遍動輒訴諸言論自由跟言論免責權的不成熟。

以上兩篇文章,版主尚未看完,若有時間則嘗試翻譯並張貼在這個站台。

 

IMG_4577

PM的巧克力薄片禮盒所用的紙袋整個是精品的等級。

IMG_4584

薄片禮盒所使用的紙盒外觀。值得一提的是,別致的巧克力紙盒包裝,出自於1829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成立的一家奢華皮件珠寶品牌所設計,Delvaux。這意味著奢華的巧克力要能夠以不低於本身水準的方式呈現,例如包裝。

IMG_4587

打開盒子,還包覆著一層頗具質感的黑色油紙。 

IMG_4588 

打開油紙,還有一塊很輕薄類瓦楞紙的紙板,就像在保護著易碎的商品。 

IMG_4590 

千呼萬喚始出來,巧克力終於映入眼簾。 

IMG_4594 

最先吃的是Pierre Marcolini口味,一口咬下看見巧克力像是夾心,外皮是較硬的巧克力片,仍然入口即化。 

IMG_4596 

夾心的部分,輕輕咬下可以看見它維持在奶油般的口感。不過PM的巧克力並不多加可可脂。 

IMG_4971 

第二顆是Bresil巴西產地。

一入口有苦味,接著是濃郁的可可香,然後是花香。吃完在嘴裡殘留厚重的可可油脂感。嘴巴上層是微微苦澀,下層是油脂感。 

IMG_4972 

由於我從冰箱拿出來經過數小時,巧克力內餡已經接近融化。 

IMG_4973 

第三顆是MADAGASCAR,產地馬達加斯加。入口無苦味,有淡雅的可可香,口感略酸,但不會一直持續,接著出現了回甘的甜味。 

IMG_4974 

第四顆是VENEZUELA,產地委內瑞拉。入口無苦味,接著有滿滿的菸草味在口腔散發,有比上一顆少的酸感,多一些甜味,美中不足的是持續感不重。 

IMG_4985 

第五顆是EQUATEUR,產地厄瓜多爾。剛入口有奇妙的極淡的魚腥味,酸味不強烈,像在單純享受可可這一物質。

它在嘴裡化開的過程,幾乎沒有甜味,讓人好奇內部一點燒焦的菸草味是哪裡來的。

(是種質可可的土壤曾經種過菸草呢?還是用來烘焙可可豆的樹枝木材裡頭混雜了菸草?真希望有天能親自去看一看) 

IMG_4987 

內餡繼續呈現融化狀態。 

IMG_4988 

最後一顆很神秘,也沒有說它自己是誰。外皮的香料,光用聞的可以查覺到胡椒味,香料味。入口的酸味中帶有一種十分特殊的花香,如牛奶一般在口中發散,在咀嚼的過程咬得到細小顆粒。

如果要用女人來比喻這顆巧克力,她的外型獨特嗆辣,刺激感官神經,身上噴灑著混合胡椒,肉桂做基底的Black Cocoa Perfume。

她的身體是一座聖殿,黑色血液是如此純粹,雙唇相遇的那一刻早已觸電,用舌頭不斷細細地向內挖掘,品嚐裹著絲綢的波浪軀體,才發現那是一座散發馥郁幽香的巧克力守護噴泉。

她不是男人,具有更讓人心醉的本事;那母親般無止無盡又濃烈的愛,讓小怪獸需索無度的渴求心靈能夠予取予求;母親的身軀刺上神獸,在小怪獸的心版烙下最神聖的誓言;美麗神聖的雙乳上,是用情至深的玫瑰印記。

愛上她就像咀嚼著易碎的珍珠,譜出辛辣混雜苦澀又甜美的回憶,愛情故事是苦澀的結尾,神仙般的滋味;相遇的那一刻,人生瞬間從黑白變成七彩。

這朵美麗的英倫玫瑰帶著不平凡的金屬尖刺,愛情的詛咒讓傷口每在月圓之夜流出汩汩的血。Our love story has a bitter end. 

如果最後一顆巧克力是位令人心醉的超級巨星,那麼她便是Lady Gaga。

IMG_4990

就是它!這是對最後一顆PM的敬意,畫面中是咀嚼過程能咬到的顆粒。


這裡前後也寫了三篇跟PM有關的文章,除了食物之外,PM值得分析的還有很多。

且先不論巧克力的等級,至少PM善於經營品牌形象。

這社會很熱衷談品牌,往往非常容易淪為純粹只是一種表象的行銷包裝,不少人以為把產品拿來,文案寫一寫,過程就像捏陶土一樣,那就叫做塑造一個形象與品牌,品質則是依然故我。

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這社會本身過去具有很長的製造業歷史,存在很多製造工廠,近年利潤變低,對岸以更低勞力價格競爭,迫使面臨到產業的轉型。

於是有人開始提倡做品牌,因為製造業本身具有豐富的上游端經驗,如果能夠自己掌握銷售端,則能免除層層被剝削的利潤;利用本身資源,營造高價值的產業。

在這種岌岌可危的危急存亡之秋,快速達陣的取巧途徑就是取得資金,取得早就存在的商品,將行銷這一塊外包給善於傳達形象的人們去做,例如拍攝+文字+廣告媒體宣傳。

這種過程與販售方式,只能說是使用較為吸引人的手段,來招攬更多消費者把目光放在產品上面,試圖去說服她們來使用這些產品。這樣的過程,不是做品牌。

我還是認為消費者不是笨蛋,真正的品牌不是靠營造形象來吸引消費者,那些常見的故事化行銷說辭,談來浮泛。

(就好像我爸常嗤之以鼻地說,有時候會看見那種取名叫做"眷村菜",或是"王媽媽的桂花釀",搞得一副好像跟你很熟的樣子,用膝蓋想都知道不好吃。)

對我來說,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品牌;沒有介入到產品的製造過程,就不是品牌。

好比用近年社會熱衷的Uniqlo和Zara來說,Uniqlo在產品製造上關注到了製成材料,所以能夠被定位成服裝品牌,此外還擁有服裝設計師;

Zara雖然也關注到衣服材質跟品牌要傳達的概念,比較是創造巨大成功的成衣批發商,沒有真正的服裝設計師,要說是品牌還是差了那麼一點。

PM有超人的意志力與執行力,上游端親力親為,在世界各地挑選可可產地與可可豆,確保原料品質,接著成立巧克力製造工廠,為下游端的甜點鋪所提供的甜點,層層親自把關甜點上桌前的每一層關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nsterE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